影視投資:2017年對網絡綜藝來說是充滿變數和挑戰的一年,或主動或被動,但結果是可喜的。自網絡綜藝節目開播以來,不斷地創新更迭,如今已經逐漸跨過了粗制濫造的坎,慢慢進入了超級時代。每一年,綜藝基本上都會出一些爆款,2017年同樣也不例外。除了下半年最熱的“慢綜藝”,文化類網絡綜藝的成長也給網綜市場注入了一股清流。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,2017年網絡綜藝的發展究竟如何。
總數量仍在快速成長
2016年10月16日至2017年10月15日,在騰訊網等21家重點網站上線播出的網絡綜藝節目共197檔,3442期,總時長107300分鐘,較2016年同比增長53%,節目期數較2016年同比增長30%。從總量角度上看,網絡綜藝仍處在快速成長通道。
總播放量翻番,頭部效應顯著
2017年上線播出的197檔網絡綜藝節目播放量總計552億次,較2016年同比增長了120%。其中播放量前10的節目占總播放量的42%,“頭部效應”較為明顯與網絡劇類似,網絡綜藝也存在“頭部效應”明顯的問題。雖然總播放量翻了一番,但是這些播放量大部分都來自前十名的網綜節目。而剩余大部分的網綜節目質量一般,仍舊缺乏精品。
文化類節目獲較多點贊
通過對2017年評分較高的網絡綜藝節目觀察發現,文化科技類、談話討論類節目收獲了較好口碑,同時如果某檔網絡綜藝節目取得較好口碑,其續集節目也相對容易獲得網民認可?!兑娮秩缑妗纷鳛閲鴥任ㄒ灰粰n書信朗讀節目,是由成功制作了“中國漢字聽寫大會”和“中國成語大會”兩檔國民文化節目的國內頂尖視頻創作團隊實力文化制作。豆瓣評分達到了8.9分,許多網友表示“是一檔好的節目”,“簡直是綜藝界的一股清流”。
頭部節目再進階
在經歷過野蠻生長和狂飆突進之后,2017年網絡綜藝頭部內容的影響力又有所突破,站上了新的高度。從影響力角度看,《吐槽大會》等節目成為“現象級”,不僅受到網民關注,甚至成為大眾文化熱點。事實上,《吐槽大會》這一檔節目的火爆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迎合了觀眾們的喜好,或犀利,或搞笑,或諷刺的言論,還有節目中許多的段子已然成為了社交網絡流行的新一批“金句”,說是“現象級”節目也不為過。
節目類型更豐富
近年來,網絡綜藝節目在策劃引導和市場推動下,內容不斷擴展,形式不斷創新。因而在分類過程中,不管從內容還是形式上,都常?;齑罡鞣N元素的節目。2017年上線的197檔網絡綜藝中,談話類節目數量最多,達到41檔;真人秀節目次之,達到38檔;競技選拔類、脫口秀類、互動娛樂類、娛樂報道類節目數量也相對較多。談話類節目數量遠超其他類型節目有一個重要的原因,就是此類節目形式相對簡單,但發揮的空間相對較大。比如說《火星情報局》這一檔節目,每一期的節目形式其實都差不多,不同的是每一期的主題和嘉賓會有所變化。并且節目討論的話題都來自于優酷土豆大數據,這也意味著節目中的內容極易觸發網友共鳴。而今年的真人秀節目,像《變形記》、《放開我北鼻》等等,涉及的元素也不斷增加,親子互動、生活體驗、游戲生存等等。但是,自從真人秀的節目火了之后,同質化節目也不斷增加。比如說親子互動,自從有了《爸爸去哪兒》,之后就出現了《不可思議的媽媽》、《媽媽是超人》等等,基本上都是依托明星效應,換湯不換藥。
垂直領域廣泛覆蓋
互聯網的傳播具有“分眾化”、“差異化”的特點。今年,網絡視頻網站和專業制作機構新推出一批定位垂直領域的節目,覆蓋了美食、親子、辯論、游戲、家裝、萌寵、旅行等生活中常見的主題。還有就是小眾的主題,視頻網站和專業制作機構深挖廣拓,反而成功推出了若干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節目。比如說今年下半年很火的《中國有嘻哈》,該節目聚集嘻哈音樂這種相對小眾的音樂形式,在專業人士和充裕資本投入的支持下,在環節設置、場景設計、后期剪輯等方面較以往節目都有所突破。另外,關于小眾的主題,2018年又有一批關于街舞的綜藝節目橫空出世,《熱血街舞團》、《這,就是街舞》、《舞者24》,估計明年又會掀起一陣街舞熱潮。不過,這些綜藝節目的質量如何暫時不得而知,但是想要成為又一批“現象級”恐怕沒有那么容易。
“綜N”代創新
在一檔節目獲得市場成功之后,很多制作播出機構選擇推出續集節目。2016年也有很多的“綜N代”,以中國好聲音為首的一批音樂選秀類節目曾經一度被網友們吐槽“同質化太嚴重”。而從2017年上線的節目看,許多綜N代節目都通過持續創新保持了競爭力。例如《爸爸去哪兒 第五季》,在內容上加入了當前較為受歡迎的慢綜藝元素,在片頭曲中還加入了嘻哈元素,同時,節目通過游戲設置將傳統文化植入親子互動當中,寓教于樂的節目形式也提升了節目的文化價值。
獨播成主流
在2017上線的197檔網絡綜藝當中獨播節目達到179檔,占86%。網綜已經成為視頻網站的重要內容資源,各主要網站均希望以獨家內容獲得更多流量。同時,由于綜藝節目與社會熱點和日常生活聯系密切,可挖掘的經濟效益空間較大。騰訊網的獨播節目總播放量為211億次。其中包括《演員的誕生》、《天籟之戰2》等等,部分頭部節目的火爆,直接拉動了流量的上漲。經濟效益空間巨大。
制作公司快速成長
2017年上線的197檔網絡綜藝節目,參與制作出品的機構共計106家,以視頻網站和個專業制作機構為主力。伴隨著網絡綜藝的興起,很多專業節目制作機構也紛紛加入網絡綜藝的制作行列。值得一提的是,近幾年一些傳媒公司從網絡綜藝起步,將其作為重要甚至核心業務,并獲得快速成長。2017年又有一批新公司加入了網絡綜藝制作的行列。比如說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,2014年成立,成功制作爆款網綜《吐槽大會》,今年更是獲得了億元A+輪融資,發展勢頭很足。
格調不高,廣告不少
在針對手中的問卷調查過程中,受訪者表示,綜藝節目的主要問題是賣弄噱頭和廣告植入過多兩點。盡管2017年網綜的低俗傾向已經得到顯著扭轉,但網綜在觀眾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“刻板印象”,提升格調任重道遠。關于廣告植入這一點,網絡綜藝稱第一,幾乎沒人敢稱第二。含蓄一點的節目會廣告商的logo放在鏡頭內的每個角落,不含蓄的就直接做起了硬廣,并且挑戰起了“花式打廣告”。拿《奇葩說》來說,首創特立獨行、毫無違和感廣告口播方式,也是讓觀眾無話可說:原來打廣告可以這么直接...另外,近六成受訪者表示不在意節目是否是引進境外模式還是自主創新??偟膩碚f,關鍵還是最終呈現的節目內容。其實,網絡綜藝與網劇,網大一樣,最終評價其好壞的標準,仍舊是內容本身??偟膩碚f,2017年網綜的發展有了有一定的提升,但是仍舊存在一些詬病,如廣告植入過多,同質化嚴重等等,想要有顯著的提高,還需不小的努力。
電話:400-1828-919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長河街道江虹南路398號16樓1601-1605室